A. 數字貨幣開源與不開源的區別
數字貨幣開源與不開源區別:
1、開源就是系統內部代碼完全開放,用戶可以按照需求更改或添加相應功能;而不開源則指版權是開發人所有,用戶不知道源碼內容,無法對源碼進行修改。
2、開源的屬於主動方,不開源屬於被動方。
開源就是開放源代碼,可以拿來學習或商用(商用可能要另外付費)。而不開源也就是不開放源代碼,其他人無法通過合法途徑獲取這些源代碼。這兩者的區別還是挺大的。
數字貨幣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概念.
「主流幣」、「傳銷幣」、「空氣幣」、「山寨幣」。
1.主流幣。可以理解為各大排名交易所上前十名的數字貨幣,也是流通量最大的數字貨幣。這類型數字貨幣往往是經過一定歲月沉澱.就像小說裡面的古老宗門。
2. 「傳銷幣」最好辨認它就是與區塊鏈毫無關聯,就是一個「概念」。把高回報作為門面一路高喊:傻子都能掙錢只要你丟錢進來。如果遇到你從未聽說過,但一出來就喊一千倍兩千倍高回報率的情形.那麼請你無考慮果斷避而遠之。
3. 「空氣幣」它的不同之處就是沒有任何的應用場景.或者是一些牛逼吹的老高應用場景。然而一想這些應用場景根本不可能實現,在宣傳方面很多拉著不知名大咖站台。
團隊人員一大堆的頭銜、應用場景描繪得雲山霧罩的幣種。只以發幣圈錢為目的的數字貨幣,沒有實際落地應用場景,也沒有自己主鏈.更沒有有效的開源代碼,很有可能就是「空氣幣」——什麼都沒有。
4. 「山寨幣」嚴格意義上來講除了比特幣之外的任何幣都屬於山寨幣。因為山寨的意思就是高仿、模仿、的意思。
B. 區塊鏈項目的代碼都需要來源嗎為什麼
區塊鏈是一個共識機制,這意味著這種參與者必須是透明的,也就是說,這種運行的代碼必須是開源代碼,所謂開源代碼,就是代碼都是可見的。
每個人可以編譯並執行自己編譯的程序,也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修改其中的代碼並運行,現在機制下,可以做到不管如何修改代碼,只要這些修改代碼的人沒有超過51%,那這種修改是沒有意義的,反而浪費自己的算力。
所以,至少參與的人,必須是需要知道代碼的,如果一個區塊鏈項目,代碼沒有開源,那麼那麼運行他的程序的節點都是不透明的,相當於你把他的代理人裝到了自己的節點上,要代表這個所有人執行命令了。相當於系統開發商控制了整個網路。這種區塊鏈怎麼可行呢?
從理念角度去看,將區塊鏈項目比作機器的話,本身的工作機制是透明的,是一個可以信任的機器。對此是這樣理解的,第一,開源是區塊鏈項目的一個必選項,而不是可選項,不論是公有鏈還是聯盟項目都需要進行開源;第二,開源和交付源代碼,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交付源代碼並非是公開、透明,大家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。
比如在以太坊中,曾經因為在其平台上運行的某個平台幣,存在漏洞,需要進行修改,這種修改是直接體現在代碼上的,閱讀代碼的過程中,就發現有多處出現該幣的相關代碼,就是用於處理一旦碰見了這個問題,節點應如何處理,這些處理方法都是開源代碼里寫的,每個人都可以閱讀,如果節點的負責人認可這種解決方案,他就會運行這個程序,相當於支持這種代碼的決定,事實上區塊鏈也就是通過這種機制來實現。
C. 區塊鏈什麼是開源(區塊鏈項目開源意味著)
區塊鏈的起源是什麼?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,2008年11月1日,一位自稱中本聰(SatoshiNakamoto)的人發表了《比特幣: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》一文,闡述了基於P2P網路技術、加密技術、時間戳技術、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,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。
兩個月後理論步入實踐,2009年1月3日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。幾天後2009年1月9日出現序號為1的區塊,並與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相連接形成了鏈,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。
近年來,世界對比特幣的態度起起落落,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之一的區塊鏈技術日益受到重視。在比特幣形成過程中,區塊是一個一個的存儲單元,記錄了一定時間內各個區塊節點全部的交流信息。
各個區塊之間通過隨機散列(也稱哈希演算法)實現鏈接,後一個區塊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,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,一個區塊與一個區塊相繼接續,形成的結果就叫區塊鏈。
(3)區塊鏈開源代碼更新擴展閱讀:
區塊鏈的特徵:
1、去中心化。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體設施,沒有中心管制,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,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,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、傳遞和管理。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。
2、開放性。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,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,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,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,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。
3、獨立性。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(類似比特幣採用的哈希演算法等各種數學演算法),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,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、交換數據,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。
4、安全性。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%,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路數據,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,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。
5、匿名性。除非有法律規范要求,單從技術上來講,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,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。